王蓮的品種簡介
王蓮為睡蓮(詳情介紹)科王蓮屬多年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植物,最具特色的就是其巨型并且奇特似盤的葉片,浮在水面上非常壯觀。王蓮是熱帶著名的水生庭園觀賞植物,也是世界上水生植物中擁有最大葉片的植物。
玉蓮
王蓮初生葉呈針狀,長至2-3片時矛狀,4-5片時呈戟形,6-7片葉時完全展開呈橢圓形至圓形,到11片葉后葉緣上翹呈盤狀,葉緣直立,葉片圓形,像圓盤浮在水面,直徑可達2米以上,葉面光滑,綠色略帶微紅,有皺褶,背面紫紅色,葉柄綠色,長2-4米,葉子背面和葉柄有許多堅硬的剌,葉脈為放射網(wǎng)狀。王蓮巨大的葉不僅引人注目,而且其負載能力更讓人吃驚。一片大的葉片能夠負重70千克,這是由于其葉片和葉脈內具有很多大的空腔,腔內充滿氣體,使葉片浮于水面。葉子背面生長著粗壯的葉脈,板狀隆起,縱橫交錯構成一個一個的高10厘米以上的方形小格,有利于保持葉片開展性,增加葉片的排水力和負載力。
中文學名:王蓮
拉丁學名:Victoria regia Lind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睡蓮科
屬:王蓮屬
種:王蓮
詞條相冊
王蓮的栽培管理要點
王蓮是睡蓮科王蓮屬中比較名貴的觀賞植物,也是世界上葉片面積最大的雙子葉植物,其浮力極大,幾歲小孩坐在上面都不會下沉,所以非常特別。王蓮也會開花,并且其花朵顏色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xiàn)白、紅、紫三種顏色變化,非常特殊。那么如此奇特的王蓮究竟應該如何栽培呢?
一、覆蓋薄膜
在定植的同時,應準備覆蓋薄膜。起初,幼苗在露地中適應性不強,白天與夜晚溫差大,遇上陰雨可能爛葉,所以薄膜應在I店天翻開,陰雨天和夜問狡蓋,持續(xù)到6月中旬為止。
二、追肥
在定杭后。幼苗期還剩25天左右的時間里,應每10天追肥一次,以復合肥為主。到速生期時,葉徑日均增長量為20cm,平均每3-4天生一片葉,此時應每5天追一次肥。開花后,由于天氣炎熱,溫度高,植株生長旺盛,開花現(xiàn)若率高。施肥時可用帶孔的薄膜小袋裝20g左右速效磷肥埋入離權不遠的地方,入泥深約10cm,每次退肥時要改換位置,以利根系平衡發(fā)育。
三、水位控制
注水深度與王蓮發(fā)育相當有關。王蓮是淺水水生植物,水位一般不超過植株莖頂端0.4m,水位變化幅度也應控制在0.3m以內,睛天宜多,陰天宜少。在移植后的幼苗期,應以苗的生長狀況來調節(jié)水位。
四、光照與其它
春天,在溫室培育時,陽光不充足,可在距苗1.5m的上方安裝100w的電燈,增加光照強片和光照時間。在池內應經(jīng)常清除纏繞王蓮葉花的水中植物,如青苔,水綿、浮萍等。隨時剪去植株上衰爛的老葉,保持池水清潔,并空出水面讓新葉生長。
五、病蟲害防治
當遇到水蛆等害蟲時,可在小布袋內裝上浸有敵敵畏或敵百蟲的鋸屑,固定在有蟲的葉片下,局部殺滅害蟲,也可全全池噴灑,清池。當池水不流通時,王蓮易患病,其癥狀表現(xiàn)為:初期葉面出現(xiàn)褐色斑點,具黃色暈圈,以后逐漸擴展蔓延,呈水漬狀病斑,后期有幾個斑墳匯合,葉片大塊腐爛。發(fā)病時,可采用放干池水,清潔池塘,或用殺菌劑噴灑葉面防治。
王蓮的播種繁殖方法
王蓮是非常著名的大型水生植物,其葉背構造奇特,并且花朵香味濃郁,觀賞價值非常高,是很著名的庭園植物。小編就為你整理了關于王蓮的播種繁殖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一、品種選擇
王蓮有兩種,一種為亞馬遜王蓮,主產(chǎn)于南美亞馬遜河流域,葉面較大,葉緣稍低,在25℃時才能開花,另一種為克魯茲王蓮,主產(chǎn)于巴拉那河流域,葉面較小,葉緣較高,在18℃時便能開花。為了使王蓮能在當?shù)芈兜卦耘?,一般選擇克魯茲王蓮。我院引種的是克魯茲王蓮。
二、種子選擇
王蓮果實中常伴有成熟的和未完全成熟的兩種種子,成熟種子比未成熟種子的發(fā)芽率低,但它萌發(fā)周期短,生長速度快。在人工催芽的情況下,成熟種子播后5一6天發(fā)芽,一周結束,未完全成熟種子發(fā)芽較遲,一般2一3周結束。成熟種子的發(fā)芽期為一個月,未完全成熟種子則為2個月。所以應選用成熟種子來播種。成熟種子比未完全成熟種子輕,呈深綠色。另外,當年收獲的種子,不能選在當年播種,因為王蓮種子與其它蓮屬種子不同,它有一段休眠期,來完成有機體內的生理代謝,不宜播種。
三、播種期
在長江流域,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早晚對主蓮生長無明顯影響。北方溫室培養(yǎng)王蓮時,需在1一2月播種。
四、催芽
處理種子的方法一般是刻傷或磨破種皮(不傷胚乳)。催芽有三種方式:一是溫水池催芽,取處理過的種子10-15粒置入培養(yǎng)皿中,正放入溫水池里,池水溫度控制在25-30℃,水面淹沒種子3-5 cm。二是溫箱催芽,取10-15粒處理過的種子放入培養(yǎng)皿中,裝入溫箱,溫度控制在28-32℃,水面淹沒種子3一5cm,每天換水一次。三是直接將處理過的種子播在裝有培養(yǎng)土的小盒里,放在盛水的大玻璃容器中培養(yǎng),苗期經(jīng)常換水增氧,用100W電燈距盒1m補充光照,每天照射12小時以上,且水溫控制在25℃左右,當長出10多片葉后,再降溫,煉苗,定植。
五、育苗
經(jīng)催芽的初生幼苗,約zo天后,生有2片葉,3一5條根時,便開始移植上盆進行育苗。先發(fā)芽的先移植,一般用口徑為lOcm左右的小盆,內裝較細的泥和少量砂土(砂土覆蓋泥土),不宜過滿,每盆一株。栽植深度以種殼略高出土面為宜,正放入溫水中,使葉片浮在水面上。整個過程時間不宜過長,因幼苗離水5小時便死亡。上盆后,幼苗平均每4一5天長出一片新葉,根系生長也相當快。當根系伸出小盆時,就要重新移栽。取一個口徑為30-40c。的盆,用2kg左右蹄片和一些餅肥、畜糞作基肥,與塘泥混和放入盆中。移栽時,應連‘苗帶土倒入缸中,探度以苗帶土面與盆中土面相平為宜,水位高度應保持在l0cm左右。
六、定植
帶土將苗移植在池幼和缸中,移植深度似苗帶土而與外圍土面相平為宜,然后在上面蓋2-3cm細砂,保持水位高出泥土10--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