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紋十二卷的品種簡介
條紋十二卷學名為條紋蛇尾蘭,是百合科十二卷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條紋十二卷原生于非洲南部熱帶干旱地區(qū),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也深受多肉愛好者的喜愛。
條紋十二卷為多年生肉質草本。葉片緊密輪生在莖軸上,呈蓮座狀;葉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銳尖;葉表光滑,深綠色;葉背綠色,具較大的白色瘤狀突起,這些突起排列成橫條紋,與葉面的深綠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多年生肉質草本,無莖,基部抽芽,群生。根生葉簇生,多數(shù),三角狀披針形,先端細尖呈劍形,表面平滑,深綠色,北面橫生整齊的白色瘤狀突起?;ㄝ汩L,總狀花序,小花綠白色。園藝變型有大葉條紋十二卷,葉片大而寬,葉背瘤點多而散生;大型種,葉寬而下垂,葉背瘤點密集。
中文學名:條紋蛇尾蘭
拉丁學名:Haworthia fasciata (Willd.) Haw
別稱:錦雞尾,條紋十二卷
二名法:Haworthia fasciat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百合科
屬:十二卷屬
分布區(qū)域:非洲
詞條相冊
條紋十二卷的栽培要點
條紋十二卷又名雉雞尾,這是由于條紋十二卷肥厚的三角狀披針形葉片上鑲嵌有帶狀白色新店花紋,非常像雉雞尾上的羽毛。條紋十二卷的株型小巧,耐陰,是很理想的室內小型盆栽植物。
條紋十二卷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怕低溫和潮濕。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為宜。耐干旱,要求排水良好營養(yǎng)豐富的土壤。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生長最佳溫度為20-30℃之間,冬季越冬需要保持在10℃以上,低于5℃即進入休眠狀態(tài)。冬季需充足陽光,但若光線過強,休眠的葉片會變紅。高于30℃時生長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可稍增加些空氣濕度,并增強通風。不能長期置于蔭蔽處,否則不但生長受到抑制,條紋也會逐漸變得暗淡。夏季需要以半陰環(huán)境養(yǎng)護,避開強烈的光照,以防灼傷。冬季則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光線不足易造成葉片退化、縮小,嚴重影響正常的生長。條紋十二卷不耐高溫,夏季應適應遮陰,但若光線過弱,葉片退化縮小。
條紋十二卷夏季有一段休眠期,此時要控制澆水,放疏陰條件下其安全度夏。平時養(yǎng)護放半光處,冬季放陽光充足地方。生長季節(jié)澆水要適量,盆土宜偏干。澆水過多、排水不良易引起根部腐爛。如因澆水不當根系已腐爛,要及時將植株從盆內磕出,剪除腐爛部分,略晾干后涂抹上木炭粉,再栽入沙質土內,噴少量水,經過一段時間養(yǎng)護又可重新生根。
冬天盆土過濕,易引起根部腐爛和葉片萎縮。如發(fā)生可從盆內托出,剪除腐爛部分,稍晾干后,重新扦插入砂床,生根后再進行盆栽,或砂栽一段時間成活開始生長后換盆。
它比較耐受干旱,不耐水濕,但絕對不是喜干旱,所以澆水應遵循干濕交替進行,澆水一定要澆透,在澆水時要注意盆土是否有縫隙漏水,要及時堵塞,否則即使是澆水很勤快,依然盆土不能澆透,長期下去必將有害。放于室外者,在雨季要防止雨水的沖洗,小雨是可以淋的,但大雨或連陰雨需要提防避免。冬季如果環(huán)境溫度低于15℃,則需要保持一定的干燥狀態(tài),利于越冬。
條紋十二卷的繁殖方法介紹
條紋十二卷的外形和蘆薈比較像,但是條紋十二卷的葉片肥厚,并且葉片還鑲嵌著帶狀白色星點,非常好看。由于條紋十二卷的植株并不大,所以非常適合在家中栽培。很多朋友的條紋十二卷長到一定程度后,就想要自己動手繁殖,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條紋十二卷的繁殖方法。
一、分株繁殖
分株時間: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后進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盡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shù)母?,并對其葉片進行適當?shù)匦藜?,以利于成活?/span>
分株裝盆后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fā)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內要節(jié)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后,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yǎng)護。
二、組培快繁
1、材料:條紋十二卷莖根部幼芽(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個植物細胞都具有形成該植物體的能力。換言之,任何一個高度分化的細胞都具有回復到原始未分化細胞的能力,并且能分化為其他形式的高分化細胞。這種“全能性”就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依據(jù)植物細胞的這種特性,可以任意的培養(yǎng)植物體的任何一個高分化的細胞,而幼芽就是高分化的部位,所以選擇之)。條紋十二卷
2、培養(yǎng)條件:以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成分:KNO3:1650NH4NO3:1900MgSO4.7H2O:370KH2PO4:170CaCl2.2H2O:440MnSO4.4H2O:22.3ZnSO4.7H2O:8.6H3BO3:6.2NaMoO4.2H2O:0.25CuSO4.5H2O:0.025Na2.EDTA:37.3FeSO4.7H2O:27.8肌醇:100煙酸:0.5甘氨酸:2鹽酸硫胺素:0.1鹽酸吡哆醇:0.5KI:0.83CoCl2.6H2O:0.025蔗糖)
從盆栽條紋十二卷母株莖根部切取生有4-5片幼葉的腋芽。流水沖洗5min,0.2%新潔爾滅浸泡30min,流水沖洗10min(這種方法比較節(jié)約水源,且污染率很低)。將材料至于超凈臺上用0.1%HgCl2消毒8min,無菌水沖洗10次,無菌濾紙吸干水份。用解剖刀切取芽部分,并將切下的幼葉分割成0.5cm的小塊兒。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
3、芽培養(yǎng):條紋十二卷的芽在培養(yǎng)基上迅速膨大并生長,大約20d后,將伸長的芽切割成3-4部分,接種于另一培養(yǎng)基中。再過一星期在各芽基部都有一團幼芽萌生(約5-10個)。
4、愈傷組織及芽誘導:幼葉截段經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約2個星期后,傷口表面有一層無色透明的愈傷組織產生。該愈傷組織經20天的培養(yǎng)并不見增殖而是從上面長出2-3個小芽,將芽切下轉入另一培養(yǎng)基中后形成一團小苗。
5、根誘導及其轉化:將幼葉截段放入D中培養(yǎng)一個月,在傷口處形成許多白色球狀根系并不斷增多。將這些根轉入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約一星期,根系轉綠并有愈傷組織生出,在轉入另一培養(yǎng)基中二星期后有球狀胚體產生,有些胚體開始長出幼葉。
6、繼代增殖與快速繁殖:將得到的該種植物的離體繁殖系經過反復的分離和微扦插,即可達到幾何數(shù)級的增殖,此過程就是所謂的快速微繁殖或者快速繁殖(Rapidpropagation)。植物快速繁殖通常是在離體繁殖系建成之后進行,有時也可以將愈傷組織進行快速增殖,此時通常采用液體懸浮培養(yǎng)。將上述得到的小苗叢或球狀胚粗略分割,接于另一培養(yǎng)基中即可大量增殖,平均每兩周增殖一倍。用一個芽作外殖體,兩個月后已經得到20多瓶繼代植株(每瓶約30株左右)。
7、壯苗生根:將大苗接種于培養(yǎng)基E中,加強光照到10h/d,一星期后生根,再培養(yǎng)約一星期便可移栽。(當應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建成了某種植物的整體形態(tài),即得到了有莖、根、葉的苗子,要經歷一定的煉苗處理,使之逐步由無菌環(huán)境到有菌環(huán)境,由人工培養(yǎng)環(huán)境過渡到自然環(huán)境。習慣上是采用“過渡處理法”,即逐漸地使環(huán)境改變,如出瓶苗要使用消毒的土壤、保濕、保溫,同時還要做一定的壯苗處理,如增加光照和補充營養(yǎng)液等。經過一系列的處理,一株組織培養(yǎng)出來的“克隆苗”就順利成活了。)
8、移栽:在出瓶前打開瓶口,煉苗兩天。將有根的苗洗去培養(yǎng)基移于蛭石+珍珠巖的無菌基質中,保持濕度,成活率高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