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欄
- 英文名:Anthurium
- 學 名:紅掌
- 別 稱:花燭、安祖花、火鶴花、紅鶴芋、紅鵝掌等
- 壽 命:不容易死
- 分布區(qū)域:原產于南美洲熱帶、現(xiàn)在歐洲、亞洲、非洲皆有廣泛栽培
紅掌的外形特點及品種簡介
紅掌原名花燭,其外形獨特,又寓意著大展宏圖,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現(xiàn)在比較常見的室內觀花植物。紅掌比較特別的是其花序從苞葉展開到花的枯萎凋謝,顏色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由開始的米黃色到乳白色,最后變成綠色,枯萎之前又變成黃色。
紅掌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性喜溫熱多濕而又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怕干旱和強光暴曬。其適宜生長晝溫為26~32℃,夜溫為21~32℃。所能忍受的最高溫為35℃,可忍受的低溫為14℃。光強以16000~20000 lx為宜,空氣相對濕度(RH)以70%~80%為佳。其株高一般為50~80cm,因品種而異。具肉質根,無莖,葉從根莖抽出,具長柄,單生、心形,鮮綠色,葉脈凹陷?;ㄒ干鹧姘炠|,正圓形至卵圓形,鮮紅色、橙紅肉色、白色,肉穗花序,圓柱狀,直立。四季開花。
中文學名:紅掌
拉丁學名:Anthurium andraeanum
二名法:花燭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科:天南星科
屬:花燭屬
種:紅掌
分布區(qū)域:原產于南美洲熱帶、現(xiàn)在歐洲、亞洲、非洲皆有廣泛栽培
命名者:Linden
英文名:Anthurium
詞條相冊
紅掌盆栽的方法及養(yǎng)護要點
紅掌是產自南美洲的花卉植物,也是現(xiàn)在非常常見的室內觀花植物。一般紅掌可以通過盆栽或水培的方法來進行栽培,小編今天為你介紹的是紅掌盆栽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一、土壤基質
種植紅掌的土壤基質一定要保持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不積水。家庭養(yǎng)殖時可以選擇在園藝店購買配置好的培養(yǎng)土并增加些陶粒及干樹皮混合(陶粒:干樹皮=2:1)做基質。種植前需要對基質進行消毒避免紅掌在生長的后期受蟲害。
二、溫度要求
最適合紅掌的生長環(huán)境溫度要控制在14-35度之間。冬季,溫度低于10度時,容易造成紅凍害。要注意給紅掌保暖增溫。夏季,溫度高于35度時應及時給紅掌加濕及周圍進行噴水。做到這一點即使是高溫,但如果濕度高的話,紅掌也不易受到傷害。
三、施肥
較其它觀葉植物來說紅掌對鎂肥的需求更高一些。家庭養(yǎng)殖給紅掌施肥時建議到園藝店購買魔力康肥料配合葉面肥一起施用?;蛘呋ǘ喽嗤ㄓ眯偷热苄詮秃戏氏♂尦?00—1000倍液肥定期施用(每周不少于1次)。紅掌施肥的原則是少施厚肥,勤施薄肥。
四、澆水周期
根據盆內基質的干燥程度來進行給紅掌澆水。夏天氣溫較高建議2天澆一次水,中午還要利用噴淋系統(tǒng)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室內的相對濕度。冬天,建議5-7天澆一次。寒冷季節(jié)澆水應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前進行,以免凍傷根系。一般春秋兩季可以每3天澆一次水。避免在植株嚴重缺水情況下加水,會影響紅掌的生長發(fā)育。在澆水過程中一定要干濕交替進行,切莫在植株發(fā)生缺水嚴重的情況下澆水,這樣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fā)育。
紅掌的繁殖方法及操作要點
由于紅掌是異花授粉植物,所以紅掌的播種繁殖難度較大,并且產生的變異也很大。一般紅掌采用分株繁殖、扦插繁殖以及組培的較多。小編就為你詳細介紹一下紅掌的三種繁殖方法,喜歡紅掌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一、分株繁殖
紅掌具有較強的分蘗能力,可以結合間苗、移苗及切花除芽等工作,將母株上的中小側芽與母體分離,再將側芽培養(yǎng)成新的植株,具體方法須按以下幾方面進行:
1、分株時期主要在涼爽高濕的春季,秋季陰涼天氣也可分株。切忌在炎熱的夏天或干燥寒冷的季節(jié)分株。
2、分株時須注意以不傷母株為原則,太大的側芽不分,靠太緊的側芽不分,太弱小的側芽也不分,主要分出比較容易與母株分離且較為健壯、至少有2條主要根系以上的側芽。
3、移植苗時分株可用手均勻用力,將側芽與母株在地下莖芽眼處分離,較難分離時用銳利的消毒刀片在位于芽眼處將其切開。切花除芽分株須先撥開土層,注意根系的分布以及地下莖芽眼處,小心將芽眼處切開,再取出側芽。
4、切開的側芽待傷口稍干后將其假植于陰涼處進行促根及恢復生長。種植時須使根系平展,植株直立,必要時進行支撐,種后不能立即澆水,可向葉面噴水保持濕度,2天后即可依情況進行澆水或施稀薄肥液。
分株、扦插繁殖的缺點是生長較慢,且材料難于消毒,容易攜帶病蟲害(如根結線蟲、細菌和病毒等)。分株苗和組培苗在栽培技術上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前者比后者植株高大、強壯一些而已。
二、播種繁殖
紅掌在育種上,通過播種是獲得紅掌新品種的主要途徑。紅掌果實為漿果類,須隨采隨播,播種前去除果皮,洗去果肉以避免果皮果肉腐爛發(fā)霉而影響種子的發(fā)芽率。播種方法可采用純沙催芽法,將種子點播在干凈的河沙中,播種深度為0.5~0.8厘米,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15天左右就可發(fā)芽,新葉很快就會長出。待長至5~6片葉時,就可移栽至純珍珠巖與泥炭土或椰糠按1︰2混合的基質中進行假植栽培。
三、組織培養(yǎng)
組織培養(yǎng)是將植物材料的切塊置于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育,并獲得新植株的一種繁殖方法,整個過程在實驗室無菌條件下完成。繁育材料首先必須嚴格消毒并經過脫毒培養(yǎng),才能為獲得無毒克隆苗提供保障。
紅掌的繁育材料主要采用愈傷組織和葉片。用愈傷組織作為繁育材料的原因是得到的克隆苗不易發(fā)生變異,但要獲得無毒的愈傷組織非常困難。葉片容易消毒且操作比較方便,不利的是葉片不光滑,且用以培養(yǎng)形成的植株容易發(fā)生突變,但這種突變可以人為控制。
組培苗在瓶苗階段都是在人為提供的各種最適生長條件下完成生長過程的。實驗條件同外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因此,讓瓶苗經歷一個過渡的健化煉苗過程很有必要,以使瓶苗順利適應外界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