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欄
- 英文名:Erythrina crista-galli Linn.
- 學(xué) 名:雞冠刺桐
- 別 稱:雞冠豆,巴西刺桐,象牙紅
- 壽 命:不容易死
- 分布區(qū)域:原產(chǎn)巴西,秘魯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國灣、云南西雙版納。
雞冠刺桐的品種簡介
雞冠刺桐(詳情介紹)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期為4-7月,花色為紅色,由于花期比較長,并且開花時非常漂亮,所以不但可以用于觀賞,還能用于綠化樹種。雞冠刺桐原產(chǎn)于巴西等南美洲熱帶地區(qū),現(xiàn)在在我國華南地區(qū)和臺灣地區(qū)均有栽培。
雞冠刺桐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和葉柄稍具皮刺。羽狀復(fù)葉具3小葉;小葉長卵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長7-10厘米,寬3-4.5厘米,先端鈍,基部近圓形?;ㄅc葉同出,總狀花序頂生,每節(jié)有花1-3朵;花深紅色,長3-5厘米,稍下垂或與花序軸成直角;花萼鐘狀,先端二淺裂;雄蕊二體;子房有柄,具細絨毛。莢果長約15厘米,褐色,種子間縊縮;種子大,亮褐色。
中文學(xué)名:雞冠刺桐
拉丁學(xué)名:Erythrina crista-galli Linn.
別稱:雞冠豆,巴西刺桐,象牙紅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科:蝶形花亞科
族:菜豆族
屬:刺桐屬
種:雞冠刺桐
分布區(qū)域:原產(chǎn)巴西,秘魯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國灣、云南西雙版納。
詞條相冊
雞冠刺桐的栽培要點
雞冠刺桐的外形酷似雞冠,故此命名。雞冠刺桐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我國的雞冠刺桐花期為4-7月,成株后樹干粗50厘米,樹高約5-8米,條件好的話,甚至可以漲到10米左右。
雞冠刺桐喜光,也耐輕度蔭蔽,喜高溫,但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適應(yīng)性強,生性強健,耐旱且耐貧瘠,還能抗鹽堿,但不耐水浸。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生長最佳。北方盆栽時,冬季適溫應(yīng)保持4℃以上。栽培不擇土壤,植于全日照或半日照之地均能生長迅速,樹形較小,適作行道樹、遠景樹。
雞冠刺桐在春季定植,定植前應(yīng)先下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定植后及時補充水分。定植成活后,每季施一次有機肥料,并每個月澆一次500倍液的尿素水肥,以促進枝葉生長。成株后每年施一次有機肥或復(fù)合肥,可保證其正常生長。樹干自然分枝低,在園林中可通過定桿抹芽,培植主干作小喬木。
雞冠刺桐的繁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雞冠刺桐(詳情介紹)的栽培難度并不高,雖然喜高溫,但還是有較強的耐寒能力,生性強健,是很好的觀賞及行道植物。現(xiàn)在在我國的華南和臺灣地區(qū)均有栽培。那么雞冠刺桐應(yīng)該如何進行繁殖呢?
一、播種繁殖
種子隨采隨播最好。于夏初進行,播前適當(dāng)浸種,直接播于苗床,苗床土以疏松的沙壤土為宜,播后覆土以蓋過種子的兩倍高度為宜,注意噴水保濕。10天左右就可出苗,1個月后待幼苗長至20厘米時進行移栽。
二、扦插繁殖
剪去半木質(zhì)化枝條,長約20-40厘米,插于沙床或疏松苗床中,保持濕潤,約15天即可生根發(fā)芽,1-2個月即可成苗。華南沿海地區(qū)常用長枝扦插,1-2個月后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