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欄
- 英文名:Pittosporum tobira
- 學 名:海桐
- 別 稱:海桐花、山礬、七里香、寶珠香、山瑞香
- 壽 命:不容易死
- 分布區(qū)域:中國江蘇南部、浙江、福建、臺灣、廣東等地;朝鮮、日本亦有分布
海桐的外形特點與品種簡介
海桐(詳情介紹)為海桐花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成株高為6米左右,四季常綠。由于海桐的根、葉子及種子均可入藥,經濟價值非常高,并且海桐對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著較強的抗性,所以很適合在化工廠種植。
海桐的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葉聚生于枝頂,二年生,革質,嫩時上下兩面有柔毛,以后變禿凈,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1.5-4厘米,上面深綠色,發(fā)亮、干后暗晦無光,先端圓形或鈍,常微凹入或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側脈6-8對,在靠近邊緣處相結合,有時因側脈間的支脈較明顯而呈多脈狀,網脈稍明顯,網眼細小,全緣,干后反卷,葉柄長達2厘米。
中文學名:海桐
拉丁學名:Pittosporum tobira
別稱:海桐花、山礬、七里香、寶珠香、山瑞香
二名法:Pittosporum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目:虎耳草亞目
科:海桐科
屬:海桐花屬
種:海桐
分布區(qū)域:中國江蘇南部、浙江、福建、臺灣、廣東等地;朝鮮、日本亦有分布
詞條相冊
海桐栽培的三個注意事項
海桐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四季常青的海桐較耐陰,適應能力比較強,但是在我國黃河以北的地區(qū),海桐多為盆栽,以便在室內越冬。海桐的栽培難度并不高,但是想要養(yǎng)出四季常綠的海桐也要注意栽培方法,小編就來告訴你海桐栽培過程中的三個注意事項。
一、配土
海桐萌發(fā)力強,生長迅速,扦插繁殖的植株適宜選取直徑為30-40厘米的容器,播種繁殖的植株適宜選取直徑為20-30厘米的容器,大苗適宜選取直徑為40~50厘米的容器;容器要求要有良好的透氣性。海桐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酸性土壤,耐水濕,稍耐干旱。盆土要求疏松、透氣性好、保水性好、有機質含量高、保肥。可用園田土:草炭:沙=3:3:4的比例進行配制。并可在營養(yǎng)土中加適量有機肥及硫酸亞鐵。
二、施肥
海桐喜肥沃濕潤沙質土壤,耐水濕,稍耐干旱。春季海桐生長旺盛,萌發(fā)新芽并孕育花蕾,要保持土壤濕度,可1-2天澆水一次;夏季氣溫高,氣候干燥,水分蒸發(fā)量大,可每天澆水一次,結合向植株及周圍進行噴霧,濕潤環(huán)境;秋季要減少澆水量,可每2?3天澆水一次;冬季如果所處溫度較低,澆水量應減少。
海桐周年常綠,營養(yǎng)消耗大,除上盆時需要施用基肥,日常管理中也要進行追肥。每年春季要每15-20天追施全效肥一次;夏季要薄肥勤施;秋季和春季一樣,每15-20天施用全效肥一次;冬季如果所處溫度較低,可不施用肥料。
三、整形修剪
海桐分枝能力、萌芽力強,耐修剪。大棵植株可根據(jù)觀賞要求,在開春時進行修剪整形,修剪成多種形態(tài),經過修枝整形的椬株,樹形優(yōu)美,價值高。如欲抑制植株生長,枝繁葉茂,應長至相應高度時,剪去枝條頂端。植株出現(xiàn)徒長枝條,使植株長勢出現(xiàn)不平衡,可在秋季植株頂稍生長基本完成時,進行短剪,保持株形。
海桐的播種及扦插繁殖要點
海桐為亞熱帶樹種,也會開花,花期為3-5月,適應能力較強的海桐常做園林用,在我國黃河以北地區(qū)建議盆栽,方便室內過冬。海桐的萌芽力和分枝能力都比較強,耐修剪,一般采用播種和扦插兩種繁殖方法進行繁殖。
海桐一般采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春秋季節(jié)均可播種,春季播種前宜沙藏,播種后要保持基質水分,35天左右可出苗;秋播在冬季需要覆蓋防寒,第二年春季可出苗。幼苗生長緩慢,要注意水肥管理,夏季要適當進行遮陰,一般2年生可上盆。
扦插繁殖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選取一年生木質化健壯枝條,剪成長10厘米左右插穗,捍插后澆透水,要在保持基質濕度的同時進行遮陰,7-10天后可微弱陽光照曬,促進生根,40天左右可生根。生根后注意水肥管理,春季扦插的楨株,秋季可進行移植;秋季扦插的植株,可在第二年春季進行移植。